从古至今,科学家们一直都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,而在我们国家的发展建设中,也涌现出了无数舍己为公,甘于奉献,艰苦奋斗的伟大科学家。在我们身边,也不乏有很多这样伟大的人,比如已到耄耋之年,依然精力充沛的陶文铨院士,不畏艰险,奋斗在一线的科技工作者们。为了让支部成员更加深刻的体会科学家精神,挖掘身边的科学家的故事,硕0081团支部组织支部成员到高等工程教育博物馆参观2020中国科学家精神主题展全国巡展(陕西站)和“向科学进军-交大西迁报国展”,学习伟大科学家们艰苦奋斗的研究成果,感悟科学家精神,并进行讨论和学习。
参观之后,带着对科学家的崇敬,硕0081团支部以科学家精神为主题,发动支部成员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采访活动。在采访过程中,我们有幸采访到了陶文铨院士,计算机学院院长张兴军教授、副院长鲍军鹏副教授,以及优秀的师兄师姐和研一新生们。并将采访过程剪辑成视频,传播学习。
此次采访活动,同学们感受到了老师们的教诲与祝愿,感受到了师兄师姐们真挚的鼓励,也感受到了新同学们言语中散发的朝气。采访过程中,也收获了许许多多令人印象深刻的话语,有些真挚而打动人心,有些言简但意义深刻,有些直率而振奋激扬。
交大在哪里,我就到哪里去
“小的时候就知道交大,希望来交大,所以尽管1956年交大宣布要西迁,但我觉得也无所谓了,那就迁到哪里考到哪里。当时我们想的也比较简单,我喜欢这个学校就考这个学校,这个学校在西安就考到西安”,在被问到来交大的缘由时,陶文铨院士这样回答道。陶文铨院士的话语,也说出了那个时代交大人的心声,他们深爱着自己的祖国。因为科学是强国强军的动力,所以他们信仰科学,因为交大是科学的圣地,所以他们向往并热爱着交大,因为热爱,所以无论交大在哪里扎根,他们都会前赴后继,投身到科研建设中去。
兴趣是最好的老师,是最大的动力
在我们日常的科研和学习中,总是充斥着许许多多的困难坎坷,在被问到遇到困难时是什么激励自己坚持工作时,陶文铨院士这样回答:“你喜欢这件事情,就会执着的追求,不是说是校长叫我做的、书记叫我做的、妈妈叫我做的,那样就做不好。就比如说你们喜欢数学,那就不管三七二十一,钻进数学,就能做好,你们也会是这个感觉。所以要喜欢这件事情,就会变成执着的追求。”的确,就像陶院士说的这样,兴趣是最大的动力,因为兴趣,我们才会一心求索,才能适应艰苦的条件,才能战胜无数的困难,不需要任何人的督促就能坚持于自己的工作。
承担国之重任,创造美好未来
“研究的科学不仅仅纯粹为了满足个人爱好,爱好也许会指引我们继续前进研究,但背负的更大责任是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。通过研究学习共同开创美好明天,为祖国复兴、人类进步贡献自己力量。”鲍军鹏老师这样谈他对科学家精神的理解,鲍老师的这番话,正是老一代科学家们的写照,他们在艰苦的年代承担起国家复兴的责任,在各自爱好的学科上面,一步一个脚印地潜心奋斗,为了祖国的美好未来贡献出了自己的一份力量。而我们新一代人生活在科技发达的今天,也同样要有更高远的追求,担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,为祖国的美好未来而努力奋斗。
严于律己,勤于探索
“仰望星空,脚踏实地”,这是张兴军老师在采访中给我们新同学的建议,张老师希望我们要有远大的目标,以之激励自己不断向前,同时又要静心科研,脚踏实地,敬业工作。就像老师所说,我们要树立高远的理想,并为之潜心努力,艰苦奋斗,提升专业能力,在复杂的环境中坚定自己的工作立场,才能让自己的研究生生活充满意义。
积极进取,为校争光
“努力科研”,“勇于探索”,“进取”,“为国奉献”,“脚踏实地”,这是对师兄师姐和新生采访中出现最多的词语,大家虽然来自不同的年级,但都有着对祖国的热爱,对科研事业的热爱,愿意在科学道路上勇敢探索,克服困难,不懈奋斗,愿意全身心投入到交大的建设中去,愿意为国家的兴盛无私奉献。这体现了年轻一代独有的朝气,同样也是我们最应该坚持和践行的精神。
听取了老师们对自己前行道路的追忆,对科学家精神的深刻理解,对新一代交大人的谆谆教诲,学习了师兄师姐们对科研的执着与热情,硕0081团支部全体成员也更加理解了科学家们一心为国,无私奉献,求真务实,艰苦奋斗的高尚品格,而作为新一代交大人,我们更要立足高远,勇担使命,以“精勤求学、敦笃励志、果毅力行、忠恕任事”的校训为指引,潜心科研,建设交大,奉献国家,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。